德赢体育官网

图片
学校主页

【喜迎党代会·基层党建巡礼】 党建引领聚合力 固本强基促发展(三)

2025年04月11日 19:42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点击:[]

编者按:回望奋进路,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bet36体育在线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即将召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擘画事业发展新蓝图。为凝聚思想共识,激扬奋进力量,学校特推出“基层党建巡礼”专题,多维度、立体化展示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各基层党组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成效,激励全校党员和广大干部师生自信自强、守正创新,锐意进取、勇毅前行,以优异成绩迎接学校第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信息工程学院(智能交通学院、软件学院)党委

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信息工程学院(智能交通学院、软件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党建引领,深入实施科教兴院、人才强院、特色办院战略,团结带领全体师生员工踔厉奋发、守正创新,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效,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信工力量。

党建引领谋全局,固本强基促发展。学院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和校党委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政治核心作用,构建“11135”党建工作体系,通过“五个强化”持续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五个到位”,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学院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模范职工小家”,3人次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大学生党员标兵”。

强化内涵提质量,人才培养有保障。学院立足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以“电子信息”河南省重点学科为引领,深化产教融合,持续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学院建设取得新进展,入选河南省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并在首批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联合华为、黄河集团成立鲲鹏产业学院。获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河南省一流课程4门、河南省课程思政样板课程3门、河南省研究生工作站1个,河南省研究生教学案例2项。荣获河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河南省首批“AI+高等教育”典型场景应用案例1项,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3个。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含子课题)5项,发表SCI和EI论文246篇。学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强网杯”等高水平学科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670项,其中国家级131项。

聚焦人才强院路,塑强师资铸师魂。学院坚持人才强院战略,紧扣“育才、引才、聚才、用才”全链条机制,不断激发高层次人才职业发展内生动力,师资队伍结构持续优化,专业能力显著提升。现有高级职称教师41人,博士48人,硕士生导师14人,“双师型”教师39人。8人次获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管理人才等荣誉称号。

育人体系有特色,立德树人显成效。学院系统构建“五育”并举教育体系,实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深度融合,广泛开展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劳动养成等活动,努力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霸联盟促学业提升”工作品牌获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第六届学生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4支社会实践队伍入选国家级社会实践项目,3人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1人荣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1人荣获共青团中央专项社会实践“最佳宣讲个人”,1人荣获河南省优秀共青团干部。

食品与药学院(分子检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党委

食品与药学院(分子检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大力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促进教育资源、人力资源、产业资源深度融合,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党的建设,彰显政治引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以政治建设筑魂,以纪律建设修身,科学谋划,做好顶层设计,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实现“党政同心、上下同步、内外同向”发展局面。严格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要求,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各项任务,定期分析研判学院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并做好相应教育引导处置。规范基层党建工作,提升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和服务师生能力,把党支部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3个党支部获评bet36体育在线“样板党支部”。

对接产业需求,挖掘融合深度。以课程思政、科研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服务地方等为抓手,优化支部设置,把党支部建立在学科专业上。坚持人才培养与产业实际需求相契合原则,以“产”拓展延伸,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鼓励教师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科研项目等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和共享。获批河南省产教融合示范学院,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河南省博士服务团团队1个,37人次参与许昌市校地人才共建工程和博士服务团,功能食品绿色制造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设立开放性课题24项,2个基地获批河南省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聚焦培养质量,拓展教育宽度。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防教育、劳动教育等纳入新生入学教育方案,融入日常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依托党务人员、辅导员、专业教师、团学干部等建强思政工作队伍,有效激活育人主体,形成育人合力。不断完善“思政铸魂、专业夯基、实践强能”的育人模式,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坚持底色、本色、特色“三色同彰”。近年来,学生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6项、省级项目16项,参与发表学术论文37篇,参与授权专利19项,考研录取率逐年提升。

土木工程学院党委

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内涵发展,持续加快推进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突出党建引领,凝心聚力推动学院事业全面发展。学院党委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强化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不断提升党委的政治领导力。学院党委被评为学校首批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砼”心“砼”向,“筑”实课程思政》等两个案例获评学校党组织抓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学院多次荣获学校“五四红旗团委”、学生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强化内涵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院党委充分发挥统筹作用,着力开展以“混合式”“课程思政”“应用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不断提高课程质量和效果。学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参与共建国家级虚拟教研室1个,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省级课程思政研究示范中心1个,学生获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信息技术大赛特等奖,在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等专业赛事中获奖100余项。

校企协作并进,学科专业建设成效突出。学院着眼土木工程领域发展趋势和国家、河南省发展战略,坚持“成果导向”,以“校企合作”为抓手强化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

优化培育机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学院努力建设一流师资队伍,2018年以来引进高层次人才15人,1人获河南省“教学名师”荣誉称号,2人获评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4人获评河南省“教学标兵”,2人获评许昌市“拔尖人才”。在国家级、省级教学大赛中,1人获国家一等奖,1人获国家级二等奖,3人获省级一等奖。

坚持创新驱动,夯实科研服务社会基石。学院以访企拓岗、科技特派员为依托,与大成实业集团、德通智能科技公司、许昌腾飞建材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近年来年均完成产学研合作项目50余项,教师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其中高层次科研论文20余篇,主持各类科研项目6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纵、横向项目到账经费600余万元。

体育学院党委

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体育学院党委坚持系统谋划,精心部署,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思政铸魂、文化浸润、学风建设、实践服务“五位一体”多元化育人体系,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抓好专业建设和学校体育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党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委会“第一议题”“三会一课”等多种形式政治理论学习,引导全院师生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增势赋能,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学科和专业建设成绩显著提升。组织教师参加各类“线上+线下”培训720人次,现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省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重点建设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7项、省级课题21项,立项教育部产学研项目2项。教师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中文核心论文20篇,CSSCI收录/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6篇,SCI收录29篇,获省级科研奖励40项。开设的“攀树”“攀岩”“桨板”“飞盘”等新课程受到学生和社会的好评。

凝心铸魂,助力学生成长成才。连续举办年度考研动员和优秀毕业生表彰大会,通过打好帮扶服务“组合拳”,不断推进学风建设向上向好,近年来考研录取率显著提升。在校学生在国内外各种体育赛事中共获得单项、团体金牌91枚,打破3项河南省田径运动会纪录。连续多年开展“徒步去袁庄——行走的思政课”活动,激励学生勇于担当、砥砺前行。

服务社会,在实践中淬炼学生的能力和水平。立足专业,积极开展志愿服务。1人被共青团中央评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1人在长葛方舱医院志愿服务被央视“朝闻天下”报道。大河网、河南共青团官网等省级媒体报道学院开展的学雷锋、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社牛”学长迎新生新闻被人民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美术与设计学院(钧瓷文化与产业研究中心)党委

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美术与设计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党建工作、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

党建引领,党组织建设坚强有力。以“三抓三步走”阶梯式推进党建工作,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氛围。加强组织建设,调整细化班子成员分工,规范学院各部门工作程序,抓“关键少数”,走稳责任落实之路。抓“一融双高”,加强党建引领,促进教学、科研、学工群团工作高质量发展,走实高质量发展之路。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重视专业建设,以“四创教育”为抓手,以产教融合为路径,构建“厚基础、强能力、精专业、重创新”的“1+1+2”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精神、创作能力。扎实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等活动,拓展就业岗位和实习实训基地。

外引内培,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通过外出学术交流、企业挂职锻炼、攻读博士学位等形式,加大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引进具有博士学历学位专业人才8名。聘请多位高校专家学者、相关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设计师和工艺美术大师为学院兼职或客座教授。1名教师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并获评“2024年河南最美教师”。

立足特色、内涵建设持续提升。持续推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教育理念,不断提升学生专业综合技能素养。近年来学院获批河南省社科规划等省部级项目20余项,在全国美展等高水平展览中,获得国家级奖项3项,国家一级协会展览及赛事获奖200余项。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国青杯”艺术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国家级奖项300余项。

音乐舞蹈学院党委

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音乐舞蹈学院党委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培养高素质音乐舞蹈人才为核心,立足服务校园文化建设和地方文化建设,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扎实推动学院各项工作落实落细,积极为学校建设富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贡献力量。

持之以恒加强政治建设。学院党委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专题党课等,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确保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3个党支部获批校级“样板党支部”。严格落实党员发展程序,注重从优秀学生和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

着力做好思政工作。扎实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科建设全过程,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学,获批校级课程思政课程7门。3个作品分别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金、银、铜奖,1个作品获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2个作品入围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并获二等奖,位于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强力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论文《核-象-形:豫剧唱腔音乐形态研究》发表于国家权威期刊,并获“田汉戏剧奖”一等奖;《数字科技时代地方高校艺术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获省级教学成果奖;《合唱指挥》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形体训练与舞蹈编导基础》获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名教师参加中欧国际艺术节荣获声乐一等奖,2名教师在全省最高水平专业赛事“黄河之滨音乐周”中获一等奖。

积极服务地方发展。创作并演出的《印象许昌》《许昌组歌》等作品,被列入许昌市委文化宣传重点项目。创作许昌市首部交响组歌《丰碑》、组织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音乐厅里的党史故事”系列活动,创新讲好红色故事。(图片由各基层党组织提供)

上一条:【喜迎党代会·基层党建巡礼】 党建引领聚合力 固本强基促发展(四)
下一条:【喜迎党代会·基层党建巡礼】 党建引领聚合力 固本强基促发展(二)

bet36体育在线地址:中国·河南·许昌市八一路88号
邮编:461000 电话:0374-2968866
意见与建议请发邮件到 wlzx@xcu.edu.cn
网站地图 豫ICP备08001014号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